2021/06/21 10:08(17:19更新)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12年中共18大正式掌權,並以核心姿態打破規則,集權在手,鋪平連任道路。習近平的下一個十年,接班人安排及中共現有體制如何存續,是觀察家的觀察重點。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說,觀察中共政治史發展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現象。「毛(澤東)的問題是權力過分集中」,當產生文革等弊端時,黨沒有力量糾正;「鄧小平上台後開始反省,認為權力過分集中是問題,因此他建立一個權力分散的集體領導」。但也因此,到江澤民、胡錦濤時代出現另一個弊端:「九龍治水」,領導各行其是,在重大決策及攸關既得利益時,改革無法推動;習近平上台後,權力又再集中,以求解決權力過度分散造成的弊端。
寇健文說,習近平在中共18大上台後,逐漸改變中共黨國體制,「這些改變可以用一個概念形容,就是『權力集中』。權力集中於最高領導人、權力集中於黨委、權力集中於國家」。
他指出,習近平做的都是制度性的改變,確保權力集中。首先,習近平「小組治國」,成立各個領導小組、委員會,由他擔任組長與主任,掌握這些領域的主導權。
同時,習近平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寫入黨章,是繼毛澤東、鄧小平之後,被冠名放進官方意識形態的第三人。
習近平任內一改過去集體領導制度,成為黨的核心後,習近平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員等中共高層需每年向黨中央和他本人述職,與其他中共領導人的關係由平等變為上對下的「班長」、「長官」關係。
習近平也將權力集中於黨委,將部分國務院職權收攏至黨,寇健文說,「2018全面深化黨和國家領導機構改革,明顯看到黨委在擴權,國務院職權受到限制。」比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裁撤後,新聞出版與電影被劃歸於中共中央宣傳部,就是一例。
最後,權力集中於習近平掌控的國家力量。習近平上台後控制輿論,並善用科技,增強國家對經濟、社會的控制力量,胡溫時代社會轉向多元的趨勢,至習近平後「完全改變」。
當強人政治形成,「接班」勢必成為關注焦點。不過,寇健文認為,目前仍看不出習近平的交班計畫,「習(近平)不打算跟別人分享權力,只有他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習近平縱使打破諸多中共體制,包括中共政治梯隊「七上八下」的慣例,但也只是習近平給自己的特權,除了習近平,其他人都要遵守「七上八下」。寇健文說,因此,若要在此時討論習的接班人選,「有沒有1960年之後出生的人進入政治局常委或政治局」,可能會被列入觀察。
強勢領導人集權,加上接班人選的不明,使習近平的健康問題成為中共穩定最大的變數。寇健文說,若習近平健康突然出現問題,中共體制運作會有比較混亂的時候:若習近平身體健康直至下台,能夠維持中共的穩定,但可能重返1980、1990年代「老人政治」,習近平的勢力不消,讓新任領導人權力分散。
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系副教授張執中也表示,後習近平時代,最大風險是習近平的健康出現問題,會有暫時性的混亂。
張執中認為,無論習近平有沒有預先安排接班人選,繼任者「在習之下註定是弱勢領導」,而在面對習近平制定的集權制度,「後面的領導人能不能接得起來權力這麼集中的體制」,中共政治制度可能會回到類似過去集體領導般的模式。
此外,習近平上台後將黨政關係重新調整,構築以黨領政的政治決策體系,快速地推動法制層面的改革配套。張執中說,除了決策、接班制度被打破,習近平透過法規的重整,讓政府與黨的運作更加制度化,機構間的職權邊界變得清楚,對外界來說也更加透明。
但也由於當中有「太多習的個人色彩」,張執中說,一旦習近平不在位,可能又會有另一番修改調整,不利於體制穩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