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2 10:18(06/28 14:20更新)
說到「中共」,許多人直覺連想到天安門上的毛澤東肖像。對中共而言,這位被定義為「締造者」的已故領袖,百年來的影響無人能出其右,儼然是唯一的最高象徵。
時值中共建黨百年,位於天安門廣場南側、北京中軸線上的毛澤東紀念堂,即便是平日上午,人潮仍川流不息,隨著隊伍牛步前行,從安檢到進入紀念堂,耗時長達1個小時。
與廣場其他處拍照、嘻笑嘈雜的遊人相比,排隊「瞻仰」者,不僅年齡層偏高,還格外安靜,即便登上紀念堂階梯前,搶購著獻花,也未見有任何人大聲喧嘩,最大的聲響則是循環提醒關閉手機、接受安檢的廣播。
拾級而上進入前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尊3.45公尺漢白玉毛澤東坐像。獻花台堆積如山的黃菊,增添速度快到須由專人隨時整理;魚貫進入昏暗的瞻仰廳後,不少年長者雖然屏住氣息不敢出聲,卻仍深怕少看一眼地在隊伍中竄動,對著中央的水晶棺鞠躬敬禮、合十默禱。
這種崇敬氛圍無所不在,步出紀念堂時會聽見陣陣如釋重負、余願足矣的嘆息,走到出口處則甚至能聽見領隊、導遊,對整團大爺、大媽耳提面命「到了毛主席眼皮子底下可不能做壞事…」
德國社會學權威韋伯(Max Weber)在他的經典著作「經濟與社會」一書中,曾將統治權威分為3種,其中,魅力型權威即為「對某一個人神聖、英雄或出類拔萃之非凡特質,及其彰顯出的行為模式之遵從」,並建基於領袖「超凡的個人特質、神奇的洞見或成就,並吸引跟隨者盡忠和服從」的權力。
前述瞻仰現象正揭示著,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毛澤東宛如神靈般的形象,早已根深柢固於一代人心中,並具象化成在紀念堂販售的掛像、瓷像,及保佑行車平安的掛墜上。
不過,若回溯到中共創黨之初,實在很難想像這個出身湖南湘潭的農民之子,最終竟會成為帶領中共奪下政權的領袖。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現為韶山市)的農村,幼年進入私塾讀書,也務過農。191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並投入五四運動,之後於1921年參與建立中國共產黨。
在此之後,毛澤東憑藉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正確及戰功,在黨內鬥爭中逐步鞏固勢力,並於1942年發動延安整風運動,擊潰以王明為首的國際派,強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樹立毛澤東思想,擺脫共產國際領導,自此確立黨內地位。
毛澤東身故後,中共第11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1981年6月27日通過,由中共元老鄧小平拍板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將毛澤東定位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
這份決議又稱,毛澤東雖然晚年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在此之後,歷任中共領導人在毛澤東紀念大會上的對毛評價,大致不脫離上述框架。
例如,江澤民曾稱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胡錦濤、習近平則稱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等。
不過,在不同時期,中共官方對毛澤東的論述仍會有差異。特別是在近年,中國外部環境漸趨惡化的情況下,對毛澤東的崇拜也漸漸升溫。
自美中貿易戰以來,每逢毛澤東冥誕,不論民間或官方,對毛澤東的紀念、宣傳都有增加之勢,並更刻意強調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學習毛澤東、記得毛澤東。
例如,2019年毛澤東126歲冥誕時,一向被視為習近平文宣隊的「學習小組」、「學習軍團」等帳號,更分別發表諸如「他(毛澤東)的誕辰,習近平一直記得」和「習近平怎樣學習毛澤東」等文章,指習近平曾在不同場合中,要求中共黨政官員學習毛澤東的「政治智慧」、「理政方略」、「高瞻遠矚」。
這些文章也透露,習近平2019年10月1日參觀北京雙清別墅,便引用毛澤東「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詩句;同年6月間在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也引用毛語錄,「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另外,被中共官方停刊達19年的知名「毛左」刊物「中流」,去年8月底也以電子版「中流叢刊」名義復刊,外界便認為,這類左派刊物能在中國內外交困之時復刊,除了有黨內、國內的「土壤」,或許也得到「上位者」默許。
而在今年中共建黨百年之際,官方推出新版「中國共產黨簡史」,作為指定黨史學習教材,其中對文革不再單獨成章,並淡化了毛澤東的錯誤。
中共中宣部4月舉行高層幹部黨史學習活動時,同樣淡化對文革的批判,稱自1949年建政至1976 年文革結束,「這一時期充滿艱難曲折,甚至遇到重大挫折」,但仍「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
除此之外,中共黨媒「人民日報」4月發布建黨百年百句名言錄,其中毛澤東和習近平各占30句。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疫情膠著、中美關係緊張之際,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的「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被選入其中。
這句話的全文是「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麼。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
「別了,司徒雷登」是毛澤東於1949年8月18日在官媒新華社發表的文章,文中抨擊「美國政府扶持支持中國國民黨發動內戰的政策」,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前最後一任美國駐華大使。有分析說,在中美關係緊張、西方圍堵中國的當下,重提這句話似乎意有所指。
誠然,對中共而言,毛澤東的地位絕對是獨一無二且不可撼動的。不過,毛澤東的面向仍是多元的,至於要如何呈現在世人面前,只存乎現任領導人一心。而在面臨內外困境的當前,那位曾經帶領中共迎戰困境,奮勇鬥爭的「毛主席」,或許正是在上位者最需要的形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