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拚奧運

看東京華麗轉身 奧運凝聚共識提升國力

來到東京的遊客會發現這座城市不一樣了。日本舉全國之力,齊心籌辦這場國際賽事,民眾期待東京奧運能揮去30年低迷的國運,重新向世界介紹「新日本」。

廖漢原
國際暨兩岸新聞中心主任

6月14日上午,中央社東京奧運倒數採訪團成員在都廳知事接待室等待專訪小池百合子。接待室內掛著歷屆知事的照片,其中以任期長達13年的石原慎太郎最為人熟悉。石原在2006年規劃申奧,2009年落敗,到2013年豬瀨直樹任期內才達陣,東京再度舉辦奧運的追尋路程長達14年。

距離奧運只剩一年,東京大興土木之際,長期與台灣政界互動的小池說道,東京是全球首個兩度舉辦奧運與帕運的城市,要除去市內道路的高低差,也要進行City Dressing(城市布置)工程,把大會徽章貼在各處。行程滿檔的小池,16日一早又在豔陽中主持划船觀賽台揭幕式。

辦奧運 日本期盼第三度開國

東京因為舉辦奧運早已動起來,全日本也感受到東奧產生的能量,從全民聖火傳遞、賽事秒殺搶票到東京街頭隨處可見的全新環保奧運計程車,人們期待國家能從311震災和長達30年的平成經濟失落中「復興」,甚至迎接近代史上的「第三度開國」。

「復興」一詞聽來沉重,但1964年東京首度舉辦奧運,凝聚日人向心力,帶領日本基礎建設與經濟起飛的記憶,在首相安倍晉三的世代裡仍記憶猶新,他們希望年輕的日本民眾也有屬於自己的驕傲。

為了迎接奧運,日本軟硬體同時升級。電視轉播要更高畫質8k與感官互動,場館進出速度要更快,東京都心外要規劃開發,背後是為了因應超高齡化社會到來,觀光客達4000萬人次,以及留給年輕世代回憶。

這場豪華的國際體育盛宴所費不貲,需興建11座全新場館,初期估算就得花約4000億台幣。

日本東奧所費不貲,需興建11座全新場館,初期估算就得花約4000億台幣。圖為仍在施工的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日本東奧所費不貲,需興建11座全新場館,初期估算就得花約4000億台幣。圖為仍在施工的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舉辦大型國際賽事背後 穩定的政府

台灣最接近東京經驗的要屬2017年台北世大運。世大運花費約171億台幣,賽後留下台北市網球中心、和平籃球館和轉為社會住宅出租的林口選手村。

台北曾5度申辦世大運,申請成功到主辦約6年時間,期間歷經兩位市長,民間從反應冷淡到熱情參與。東京申奧也歷經失敗,不過奧運規模遠大於世大運,2012年再度就任的安倍晉三執政至今聲勢不墜,是東奧計畫能大規模推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選手賽事表現和民間體育風氣即代表國力。為打造金牌隊伍,日本自2001年起,陸續成立國立運動科學中心、體育振興中心,並透過民間參與,成立國家訓練中心,今年訓練中心擴大規模,將運動納入基本國策,從學校扎根,集合物理、醫學、營養學與心理學等專業人才協助運動員與教練,務必維持高獎牌數水準。

運動科學中心所長久木留毅自信地說,從科學、醫學、資訊等各方的支援確實幫助到選手,除各種數據證明之外,最重要的是,以科學角度讓選手們了解目前所在的位置。

為打造金牌隊伍,日本自2001年起,陸續成立國立運動科學中心與體育振興中心。圖為日本國立運動科學中心。(中央社記者廖漢原攝)
為打造金牌隊伍,日本自2001年起,陸續成立國立運動科學中心與體育振興中心。圖為日本國立運動科學中心。(中央社記者廖漢原攝)

不一樣的東京 重建國家品牌

安倍政府力推奧運的政策相當明確,以1964年經驗為基礎,全民參與,對內重建國力,凝聚共識,對外建構與推銷全新「國家品牌」。

許久沒到東京的遊客可發現這座準備迎接奧運的城市已經不一樣,令和元年的機場運輸到市區道路設施皆有別於上世紀平成時代,日本觀光客多了,官方對英語的認受度也大幅提升。日本民眾期待東京奧運揮去30年國運低迷,重新向世界介紹「新日本」。(編輯:廖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