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面臨通縮?可能像日本失落30年嗎?分析一次看

習近平在中共20大獲得絕對權力後,外界研判中國經濟發展方向是「國進民退」,但疫後中國經濟復甦不僅緩慢,甚至出現通縮徵兆。各國分析機構與投資人感到擔憂,中國學者也多次示警。眼下的中國出口不振、消費降溫、青年失業率屢創新高,通縮風險處於爆發邊緣。

最新更新:2023/08/09 17:16
中國為何面臨通縮?可能像日本失落30年嗎?分析一次看封面
通縮為何可怕?

通縮為何可怕?

通貨緊縮是經濟疲軟和缺乏信心的訊號,通常由商品和服務需求低迷引起。民眾不敢隨意花錢導致消費意願降低,業者因需求下降而減少生產量,生產線也就不需要那麼多員工,就業情況變糟使得失業率上升、工作難找,民眾花錢就更謹慎遲疑,導致需求繼續下跌,形成棘手的惡性循環。

經濟數據會說話

經濟數據會說話

中國7月CPI年減0.3%,自2021年2月以來再度陷入負成長。上半年經濟數據斷崖式下滑,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持續為負,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至21.3%,房地產投資額降幅擴大。許多分析認為,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情況類似1990年代日本經濟,整個環境條件很不利。中國在COVID-19疫情發生前大打「雙循環」經濟,必須仰賴外循環打動內循環,現在外循環阻塞,打通內循環目標很難達成。不過,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日前表示,中國目前沒有出現通縮,下半年也不會有通縮風險,8月後CPI有望逐步回升。

鎖國思維壓垮信心

鎖國思維壓垮信心

中國旅美學者鄧聿文分析,青年失業率高是因為習近平鎖國式治理阻斷民眾與主流文明交融,使年輕人找不到人生意義、方向和目標。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近來中共當局用各項政策欲挽救不斷下行的房市,業者不但不覺得苦日子就要過去,更沒有信心挺過眼前難關,大嘆「以前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現在是沒有黃金,更沒信心。」牛津大學經濟學者馬格納斯指出,由於目前還看不到其他可替代房產的行業帶動中國經濟,預測中國今後10年GDP充其量僅維持2%到3%。

地方欠債內需難救

地方欠債內需難救

中國近年為拉抬經濟,發行消費券並「減稅降費」,但專家不看好激勵消費措施能見成效。企業拿到退稅先用於還貸而非投資生產,導致「活錢變死錢」,若干省市發消費券遭濫用,對促進消費幾無助益,地方政府執行效果不如預期。今年2月武漢等地出現退休族群抗議醫療保障福利遭削減的「白髮運動」,暴露中國地方政府財政吃緊、社會安全網不足以及債務沉重問題。地方政府鉅額債務臨頭,鼓勵消費更難實踐。雖然人行已調降基準利率,降低借貸成本,對刺激經濟可能同樣沒有太大幫助。

激勵消費可能沒用

激勵消費可能沒用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底發布「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內容羅列20條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包括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支持各地舉辦美食節、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增加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等。這份通知主要目的為擴大內需,然而官方除了原則性宣示外,沒有提出具體的收入改善措施。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在失業率問題衝擊下,中國若欲振興民間消費力道,最有效做法還是要讓民眾可支配所得增加。

結果可能比日本更慘

結果可能比日本更慘

日本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後,薪資停滯不前、財政赤字嚴重,影響持續至2010年代,被外界稱為「失落的30年」。中國貧富差距大,且醫保和養老金體系仍有待改革,與1990年代日本相比,體質明顯不同,若經濟停滯甚至衰退,將暴露更多社會安全問題。全球通膨、經濟成長放緩已抑制各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需求,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對中國「去風險化」、移轉供應鏈,也衝擊中國出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中國可能不會走上日本老路,因為中國的情況會更糟。

通縮影響不只中國

通縮影響不只中國

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中國7月CPI轉負、出口年減率達14.5%,創2020年2月以來最大減幅,進口年減12.4%也是近年來糟糕表現,PMI 49.3低於50榮枯線,連續第4個月落入萎縮區間。中國若陷入通縮,內需減少將導致進口量縮小,可能衝搫全球。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指出,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加上歐美的高利率、緊縮性貨幣政策,使得世界主要經濟體需求持續低迷,也可能延後台灣出口復甦時間。

企劃製作/鄭懿君、邱柏綱

照片來源/路透社、中央社製圖、中央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