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旋轉您的裝置達到最佳閱讀體驗
政海翻騰

李登輝訪日一波三折 王輝生回憶破冰艱辛

最新更新:2020/07/31 18:34
李登輝在卸任總統後第二度訪日是在2004年12月27日至隔年1月2日,1月2日在京都清水寺旁故友司馬遼太郎墳墓前發表離日感言,內容以便條紙寫下。(王輝生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傳真 109年7月31日
李登輝在卸任總統後第二度訪日是在2004年12月27日至隔年1月2日,1月2日在京都清水寺旁故友司馬遼太郎墳墓前發表離日感言,內容以便條紙寫下。(王輝生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傳真 109年7月31日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31日專電)「大雪紛飛中,他只能在京都大學校門前徘徊」。前總統李登輝卸任後盼以治療心臟病為由訪日,但日本政府不願發簽證,訪日行一波三折,當初協調安排的旅日醫師王輝生回想起來感慨良多。

在日本關西地區滋賀縣執醫的台僑王輝生(日本名大田一博)撰寫的「李登輝訪日秘聞」一書預定8月在台灣出版,內容道出李登輝9次訪日行程當中最艱難的2次,分別是李登輝第一次到倉敷就醫之行以及第二次到名古屋、金澤、京都之行,尤其是在大雪紛飛中,李登輝只能在母校京都大學校門前徘徊的那一幕,令人難以忘懷。

王輝生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曾在京大就讀的李登輝卸任後,2001年希望到倉敷治療心臟病,於是他以京大校友的名義在日本發起「贊同李前總統訪問日本及母校京大」的連署運動,對京大教師、農經系及醫學系畢業生共寄出近2萬封求助函,收到包括88名京大教授共1萬5000多人連署。

畢業於京大醫學部的王輝生說,醫學部部長(系主任)本庶佑率先連署響應。本庶很尊敬李登輝,他於2018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

王輝生回顧2001年日本首相森喜朗派代表、參議員椎名素夫到他家,李前總統的私人代表彭榮次也到他家,共商安排李前總統訪日事宜,當時達成4項約定,包括不能去東京或京都、不能與政治人物接觸、不能召開記者會、還有不公布挺李登輝訪日的連署活動結果。在這些條件下,日本政府同意發給李登輝簽證。

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河野洋平反對發給李登輝簽證,與挺李登輝的國會議員小池百合子(現任東京都知事)起爭執。

王輝生說,他感覺森喜朗政府是希望李登輝能主動知難而退。日本可能是顧慮中國政府的想法,中國認為「台獨分子」李登輝訪日是基於政治目的。

前總統李登輝卸任總統後,2001年盼以治病為由訪日,但日本政府不肯發簽證,迫使他開記者會痛批日本膽小如鼠。旅日醫師王輝生(中)回顧安排李登輝訪日秘辛感慨良多。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傳真 109年7月31日
前總統李登輝卸任總統後,2001年盼以治病為由訪日,但日本政府不肯發簽證,迫使他開記者會痛批日本膽小如鼠。旅日醫師王輝生(中)回顧安排李登輝訪日秘辛感慨良多。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傳真 109年7月31日

但堅決要訪日的李登輝在2001年4月15日召開緊急記者會痛斥日本政府膽小如鼠:「連基於人道的理由都不能去日本,太奇怪了。」

王輝生說,眼看手無寸鐵的李前總統上陣開記者會,而手握利器(連署書)的他豈能袖手旁觀,於是4月16日在京大校園內召開記者會,公布連署結果,引起日本各大報報導,日本民眾高度關注。

就在李登輝召開記者會一週後,李登輝與夫人曾文惠手牽手出現在關西國際機場,這是李登輝睽違16年後訪日,也是他卸任總統後首次訪日,這次的訪日成了「破冰」之旅,至2018年為止,李登輝卸任總統後共9度訪日。

時隔3年後,李登輝卸任總統後第二度訪日,這是一趟以觀光為目的的家族旅行,李登輝在申請簽證時被要求遵守附帶條件,包括:不開記者會、不公開演講、不與政治人物見面。

李登輝一行走訪了名古屋、金澤、京都等地,參訪他所景仰的「近代哲學之父」西田幾多郎的紀念館、「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的故居等地。他此行還拜訪京大恩師柏祐賢,溫馨的師生會感動現場許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登輝此行最令台灣隨行記者難過的是看到他在大雪紛飛中徘徊在京大校門前,卻無法進入校園重溫舊夢。透過台灣媒體的電視畫面,許多國人替李登輝抱屈。

王輝生說,當時李登輝原訂參訪京大農學部(農學系)演習林事務室,但後來京大行程被取消,只有幾步之隔的農學系演習林事務室對李登輝而言卻是咫尺天涯。當時台灣媒體報導,因為京大仰賴中國鼻息,不歡迎李登輝進入校園。

此事引起京大學生極大反彈,花3個月時間調查,2005年3月30日「京大學生新聞」以標題「李登輝京大訪問真相為何」報導,阻撓李登輝進京大校園的元兇是中國政府與日本外務省。

報導指出,當時的中國駐日大使王毅痛斥「李登輝豈止是麻煩製造者,簡直是戰爭製造者」,抗議日本政府同意給李登輝放行,並暗示要報復。

這份京大刊物寫道:「崇尚武士道、日本精神,為了日台共榮而盡心竭力的李登輝先生在面對中國排山倒海般的打壓之下,仍以泰然的態度應對,凸顯李先生大人物的英豪本色,迎接李先生到本校,勢必獲得廣大國民熱烈支持。」

李登輝懂得克己復禮,不給別人添麻煩,結果未能踏進母校京大校園。他在這趟旅程的最後一天來到清水寺旁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墳前參拜,發表離日感言。

時光回溯到1994年,李登輝與訪台的司馬遼太郎對談時提出「生為台灣人的悲哀」論述,因為台灣人擁有逾400年的歷史,生為台灣人卻無法為自己的國家奉獻,是很悲哀的事。

對李登輝而言,老友司馬遼太郎已故,物換星移,台灣歷經寧靜革命,已成華人世界中唯一自由民主國家。王輝生認為,在司馬遼太郎的墳前,李前總統似乎揚眉吐氣地向故友訴說著「生為台灣人的幸福」。(編輯:周永捷)1090731

李登輝在卸任總統後第二度訪日是在2004年12月底,12月31日造訪京都大學97歲恩師柏祐賢家。李登輝民間友人王輝生居中安排師生會(前排左)。(王輝生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傳真 109年7月31日
李登輝在卸任總統後第二度訪日是在2004年12月底,12月31日造訪京都大學97歲恩師柏祐賢家。李登輝民間友人王輝生居中安排師生會(前排左)。(王輝生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傳真 109年7月31日
李登輝民間友人、在日本執醫的醫師王輝生(站者)撰寫李登輝訪日秘辛書籍預定8月在台灣出版。圖為2018年王輝生在沖繩那霸機場為李登輝一行接機。(王輝生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傳真 109年7月31日
李登輝民間友人、在日本執醫的醫師王輝生(站者)撰寫李登輝訪日秘辛書籍預定8月在台灣出版。圖為2018年王輝生在沖繩那霸機場為李登輝一行接機。(王輝生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傳真 109年7月31日
告別李登輝
李登輝成長於日治時代,曾經歷二次大戰,年過40赴美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又成為當年國民黨權貴統治的接班人,一生宛如台灣近代史縮影。他推動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寧靜革命,12年總統任內六度修憲,一手打造台灣民主政治工程,國內主要政黨都與他有深厚淵源,在台灣歷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完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