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旋轉您的裝置達到最佳閱讀體驗
政海翻騰

李登輝辭世 夷將.拔路兒:原住民正名關鍵人物

最新更新:2020/07/31 17:06
1994年8月1日原住民族獲正名。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右5)回顧歷史表示,沒有前總統李登輝(左4)的支持,正名運動促使的修憲表決不會過,他扮演了臨門一腳的關鍵角色。(原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09年7月31日
1994年8月1日原住民族獲正名。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右5)回顧歷史表示,沒有前總統李登輝(左4)的支持,正名運動促使的修憲表決不會過,他扮演了臨門一腳的關鍵角色。(原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09年7月31日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31日電)1994年8月1日原住民族獲正名。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今天說,前總統李登輝對原民來說不只是民主先生,沒有他,正名運動促使的修憲表決不會過,他扮演了臨門一腳的關鍵角色。

「山胞」等過往漢人稱呼原住民族的用詞,帶有歧視。8月1日是原住民族日,也是「原住民族」正名邁入第26週年之日。原住民族委員會明天也將舉辦「2020年原住民族正名26週年論壇」,並在官方臉書直播。

李登輝昨晚辭世,夷將.拔路兒說,因為明天正逢原住民族日,他希望在此前一天告訴社會大眾,讓各界了解李登輝對原住民族正名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意義。

身為當年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總指揮的夷將.拔路兒回顧歷史指出,「對我們(原民)來說,李登輝不只在1994年8月1日公布正名的修憲條文,而是修憲過程中,以總統高度來支持正名運動」。

他說,原住民花了10年的時間推動正名,一度在1992年之時,原本國民黨中常會回應正名運動的修憲版本草案條文是用「早住民」或「先住民」作為回應,當時身兼國民黨主席及總統的李登輝,看到抗爭團體、學界都反對,所以從善如流,把中常會做出的決議停掉。

夷將.拔路兒指出,李登輝修憲前,特地把原民抗議者邀約到總統府內對談,同年於國民大會表決時,雖然第一次沒有過關,比法定人數少3票,後來重新表決就比法定人數多1票,終於讓「山胞變成原住民」。

他翻閱資料說明,第一次表決在場人數263人,贊成195人,比法定人數(3/4)198人少3票;因為沒過關,當時體制內的言論有國大代表要求重新表決;重新表決時有人走開,在場259人,贊成196人,比原來的195人多1人,也比法定人數多1票,過關了。

夷將.拔路兒強調,「我們(原民)認為前總統李登輝是我們正名運動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他扮演非常臨門一腳的角色,不然我們今天還不一定叫原住民」。(編輯:張芷瑄)1090731

原民會指出,前總統李登輝(2排左7)1994年7月曾親訪後來正名的屏東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首度以國家元首身分表態稱呼「原住民」,同年7月28日修憲表決通過「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原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09年7月31日
原民會指出,前總統李登輝(2排左7)1994年7月曾親訪後來正名的屏東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首度以國家元首身分表態稱呼「原住民」,同年7月28日修憲表決通過「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原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09年7月31日
告別李登輝
李登輝成長於日治時代,曾經歷二次大戰,年過40赴美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又成為當年國民黨權貴統治的接班人,一生宛如台灣近代史縮影。他推動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寧靜革命,12年總統任內六度修憲,一手打造台灣民主政治工程,國內主要政黨都與他有深厚淵源,在台灣歷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完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