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旋轉您的裝置達到最佳閱讀體驗
政海翻騰

李登輝辭世 紐時聚焦任內民主成就與兩岸關係

最新更新:2020/07/30 23:24
前總統李登輝病逝,享耆壽98歲。「紐約時報」以「台灣首位民選總統」稱呼他,報導聚焦李登輝任內帶領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在兩岸關係上堅持主權,即使激怒北京也在所不惜。(中央社檔案照片)
前總統李登輝病逝,享耆壽98歲。「紐約時報」以「台灣首位民選總統」稱呼他,報導聚焦李登輝任內帶領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在兩岸關係上堅持主權,即使激怒北京也在所不惜。(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30日專電)前總統李登輝病逝,享耆壽98歲。「紐約時報」以「台灣首位民選總統」稱呼他,報導聚焦李登輝任內帶領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在兩岸關係上堅持主權,即使激怒北京也在所不惜。

台北榮民總醫院30日表示,住院近半年的李登輝於台北時間晚間7時24分辭世。李登輝2月進食嗆咳後送醫,住院期間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歷經174天治療仍無法挽回。

李登輝1988年至2000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任內兩岸關係備受矚目。「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北京將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推動兩岸統一,但李登輝堅持台灣獲得主權國家待遇,激怒北京當局。

報導寫道,李登輝上述立場對美國形成政治難題,使得美國當時致力改善美中關係之餘,還要勸告北京不要對台動武。

李登輝2018年接受紐時專訪時,北京以掠奪邦交國等方式企圖孤立台灣。李登輝當時說:「中國對台灣的目的一直沒變,就是併吞台灣主權,消滅台灣民主,達成最終的統一。」

報導回顧李登輝生涯,1970年代踏入政壇時,中國國民黨正以鐵腕統治台灣。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兩年,台灣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直到1987年才解除。

在台出生的李登輝1971年加入國民黨,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台北市長、台灣省政府主席,1984年當選中華民國第7任副總統,故總統蔣經國1988年逝世後,李登輝繼任總統,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台灣土生土長的總統。

李登輝上任後廢除威權統治,致力終結外省人與本省人之間的仇恨,提出「新台灣人」概念,也就是無論背景如何,台灣人都在打造基於民主政治制度與繁榮發展的共同新身分。

兩岸關係方面,李登輝採用刻意模糊的政策,在針鋒相對、短暫和解、宣揚獨立之間不斷游移。

1995年李登輝以總統身分訪美,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講。圖為李登輝(前右)及夫人曾文惠(前左)在台上向在場人士致意。(中央社檔案照片)
1995年李登輝以總統身分訪美,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講。圖為李登輝(前右)及夫人曾文惠(前左)在台上向在場人士致意。(中央社檔案照片)

李登輝1995年以重返母校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為名訪問美國,北京指控美台共謀提升台灣的外交地位。中共解放軍展現北京憤怒,在台海多次試射飛彈,華府以派遣軍艦赴台海回應,導致美中關係一度緊張。

1996年,李登輝在中華民國首次總統公民直選中當選。為與北京對話,他主張「一個中國,兩個平等政府」政策,同時堅持唯有中國成為民主的資本主義社會,兩岸才會統一。

李登輝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就兩岸關係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再次激怒北京。中國國營媒體連番砲轟李登輝,反而讓他在台灣更受歡迎。

紐時形容,李登輝身材高大、滿頭銀髮、意志堅定、有滿臉燦爛笑容,善於運用非凡的個人魅力爭取支持。

李登輝認為自己協助人口2300萬的台灣成為中國大陸14億人民的燈塔,晚年得到慰藉,正如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發展了經濟,擁抱了民主,成為了未來的統一中國的模型。」(編輯:周永捷)1090730

告別李登輝
李登輝成長於日治時代,曾經歷二次大戰,年過40赴美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又成為當年國民黨權貴統治的接班人,一生宛如台灣近代史縮影。他推動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寧靜革命,12年總統任內六度修憲,一手打造台灣民主政治工程,國內主要政黨都與他有深厚淵源,在台灣歷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完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