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旋轉您的裝置達到最佳閱讀體驗
兩岸風雲

民主先生李登輝 六次修憲完成台灣寧靜革命

最新更新:2020/07/30 22:08
李登輝(前)以54%選票的支持,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聲望達到顛峰。圖為1996年李登輝在就職典禮舉雙手向表演人員及觀眾致意。(中央社檔案照片)
李登輝(前)以54%選票的支持,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聲望達到顛峰。圖為1996年李登輝在就職典禮舉雙手向表演人員及觀眾致意。(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台北30日電)1988年蔣經國逝世,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總統。在他主政12年裡,透過6次修憲完成不流血的「寧靜革命」,帶領台灣從威權體制轉型成為民主國家,李登輝更成為台灣第一位直接民選總統,被譽為「民主先生」。

2015年7月,李登輝在一場對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的演說,提到他和新加坡政治強人、前資政李光耀的不同。那年3月,享壽91歲的李光耀因病去世。李登輝說,由於他和李光耀同年出生,所以常常被拿來援引比較,他想說明的是,李光耀和他的思想完全不同。

李登輝說,李光耀採行的是亞洲價值的同族主宰體制,他推動的則是尊重民主自由的世界價值。他提到,著有「文明衝突論」的哈佛大學杭亭頓教授,曾經評論寫道:「李登輝死後,台灣將留下民主,但李光耀死後,制度隨之而去。」

當年兩位亞洲政治強人選擇不同的領導方式,台灣與新加坡也走上迥異的發展道路。如今李登輝以98歲高齡辭世,這段話正可供作後人評價。

李登輝1984年被蔣經國挑選為副總統,跌破許多人眼鏡。擔任副總統期間,他只是備位元首,沒有實權;1988年蔣經國突然過世,震驚海內外,國內政情情勢險峻。

李登輝(前左)1984年被蔣經國(前右)挑選為副總統,跌破許多人眼鏡。圖為1982年6月29日總統蔣經國蒞臨中興新村訪晤台灣省政府主席李登輝。(中央社檔案照片)
李登輝(前左)1984年被蔣經國(前右)挑選為副總統,跌破許多人眼鏡。圖為1982年6月29日總統蔣經國蒞臨中興新村訪晤台灣省政府主席李登輝。(中央社檔案照片)

李登輝在「為主作見證」一書中回憶,蔣經國過世時,他並不在場,沒有聽到他的遺言,「台灣究竟會變成怎樣?當時根本完全看不出來,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

但是,他想起蔣經國在世時,曾經講過兩句重要的話,就是,「我也是台灣人」以及「以後蔣家不會有人繼任總統」。李登輝認為,這表示台灣的政治要本土化、民主化,脫離中國五千年封建的皇帝統治思想。

李登輝繼任總統之際,當時還是動員戡亂時期,黨政軍都掌握在黨國大老手上。對內面對保守勢力的挑戰,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都是萬年代表的天下;對外社會上有反對黨的挑戰,有學生運動要求改革,國家隨時有可能發生動亂。

李登輝認為,綜觀這些問題,主要關鍵在於使用一部不適合台灣現況的中華民國憲法。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從修憲做起。

但修憲談何容易。當時國民黨內部保守勢力緊抱落伍憲法不放,不肯放棄「法統」地位,並懷抱著反攻大陸的想法;李登輝透露,他於是「心生一計」,制定「國家統一綱領」,設計出「中國實現自由化、民主化、所得分配公平化時,始協商統一」的嚴格規定。

此舉雖然遭致民進黨強力批判,卻因此化解外省族群及國民黨當權派疑慮,才有辦法推動後來一連串的改革。

李登輝主政12年間,透過6次修憲完成不流血的「寧靜革命」。包括,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總統任期定為一任4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確立省長和直轄市長民選制度,落實地方自治;第3次修憲時,更確定了公民直選總統的制度,這項台灣政治史上的巨大變革,落實了國民主權理念。

前總統李登輝1991年4月30日宣告自5月起終止實施了42年多的「動員戡亂時期」。(中央社檔案照片)
前總統李登輝1991年4月30日宣告自5月起終止實施了42年多的「動員戡亂時期」。(中央社檔案照片)

1996年3月23日,台灣舉辦首次總統直接選舉,達成台灣人當家作主的盼望;李登輝以581萬餘票、54%的得票率,當選第9任總統,聲望達到顛峰。

在成為民選總統後,李登輝繼續憲改工程,在第4次修憲達成精省的原則,並調整中央政府體制和權責,建立傾向總統制的雙首長制。

第5次修憲時,因國代企圖自我擴權,自導自演了一齣延任的修憲鬧劇。但最後在社會輿論壓力下,第6次修憲完成了國大虛級化目標,將台灣的政治運作推向一個嶄新階段。

在改革過程中,保守勢力不斷反擊,中國不斷威脅,每一步都有可能失敗,但李登輝一步步引導台灣由威權向民主轉型,除了過人的意志力,不少評論稱他深具謀略及膽識。

「幾乎是政治天才」,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如此評論李登輝。他指出,李登輝接任總統之後,面對很多國民黨內部政爭的危機,但他懂得運用權謀,懂得藉反對力量之勢,達成鞏固權力以及發揮總統領導作用的功能。

李登輝深諳援引外部力並運用民意工具,來推動改革。1990年3月,老國代們在陽明山自行通過延長任期案,創下自肥惡例,更引爆憲政危機,各界質疑聲不斷。

國代延任案更引發青年學子的不滿,紛紛發起抗議行動,後來演變成集結於中正紀念堂的「野百合學運」。李登輝除了破例接見學生代表,並宣布將邀集朝野召開國是會議,希望透過召開體制外的國是會議,藉以擴大社會基礎來形成改革共識,以面對保守派和反對派的夾擊。

現任民進黨立委范雲,當年是台灣大學學生會會長,擔任學運總指揮、7人決策小組。她向中央社記者說,學運到了第3、4天後,學生們非常焦慮不安,覺得繼續靜坐也沒人理,決策小組就決定出招,送邀請函到總統府,邀請李登輝來跟學生們國是討論,學生還在廣場中間用睡袋鋪了「李登輝席」,邀李登輝和學生坐在一起。

國代延任案更引發青年學子的不滿,紛紛發起抗議行動,後來演變成集結於中正紀念堂的「野百合學運」。圖為學生在廣場設置「李登輝席」,邀時任總統李登輝和學生坐在一起。(中央社檔案照片)
國代延任案更引發青年學子的不滿,紛紛發起抗議行動,後來演變成集結於中正紀念堂的「野百合學運」。圖為學生在廣場設置「李登輝席」,邀時任總統李登輝和學生坐在一起。(中央社檔案照片)

當時總統還是間接選舉,由國大代表選出,在確定當選總統後,李登輝才決定接見學生。范雲回想起當時,學生對民主、代表性非常堅持,要不要去總統府、派幾個代表去、代表又要如何產生等,廣場的學生不斷地討論、投票,就連李登輝在傳記裡也說,他等了學生好幾個小時。

范雲說,李登輝是第一個台灣人當總統,但李登輝當時被描繪成一個國民黨內部的弱勢者,讓學生比較同情他,「這個同情也讓學生、當時的民進黨把希望寄託在李登輝身上」。

范雲表示,李登輝帶動國民黨,成為第一個台灣民選總統,「他是民主運動的受益者,同時在過程中也加速台灣的民主化」。

1990年總統李登輝(中)因應「野百合學運」召開國是會議,在閉幕後和與會人士握手致意,民進黨主席黃信介(右)豎起大拇指稱許總統對憲政改革的誠意。(中央社檔案照片)
1990年總統李登輝(中)因應「野百合學運」召開國是會議,在閉幕後和與會人士握手致意,民進黨主席黃信介(右)豎起大拇指稱許總統對憲政改革的誠意。(中央社檔案照片)

李登輝結合在野人士與民間的改革聯盟,分階段逐期進行政治的改造。許信良回憶,1996年7月1日他就任民進黨主席當晚曾到李登輝官邸「夜會」,商談修憲議題。

有鑑於國民黨擁有龐大黨產,造成政黨間不公平競爭,許信良提出政黨補助款的議題,李登輝隨即答應,「因為他要修憲了,非民進黨支持不可」,後來也促成國民兩黨共同合作修憲。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評論,李登輝是兼具現實與浪漫主義的混合體,因此他當年能在保守反動的國民黨內得到信任,從樣板的台灣人變成實權的台灣人。他指出,李登輝當年完成台灣的民主化及本土化,「具有不可抹滅的貢獻」。

李登輝的從政生涯,儘管褒貶不一,但對他推動民主的肯定,幾乎是最大公約數,也獲得國際認證。

美國「新聞周刊」1996年在一篇封面故事中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1980年代晚期曾在台灣傳教、前美國副總統錢尼的副國安顧問葉望輝(Stephen Yates)也盛讚說:「李登輝的任期是台灣民主過程,最歷史性和最關鍵性的改變。」(編輯:林克倫/蘇龍麒)1090730

李登輝的從政生涯,儘管褒貶不一,但對他推動民主的肯定,幾乎是最大公約數,也獲得國際認證。(中央社檔案照片)
李登輝的從政生涯,儘管褒貶不一,但對他推動民主的肯定,幾乎是最大公約數,也獲得國際認證。(中央社檔案照片)
告別李登輝
李登輝成長於日治時代,曾經歷二次大戰,年過40赴美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又成為當年國民黨權貴統治的接班人,一生宛如台灣近代史縮影。他推動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寧靜革命,12年總統任內六度修憲,一手打造台灣民主政治工程,國內主要政黨都與他有深厚淵源,在台灣歷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完整專題報導